把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人气
最近,四川、河南、广东等多地文旅局局长“披挂上阵”,走到镜头前,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一时间圈粉无数。
对于文旅局局长们主动触网、跨界代言,认为接地气、有创意的声音有之;质疑质量不高、身份不妥的声音也有之。尽管颇受争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别出心裁的推介,的确带来了流量、形成了声势。不少原本“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景点因此知名度大增,在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方面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亮眼成绩。
从办公室走到镜头前,体现的是工作意识的转变。文旅部门的干部,本身就承担着宣传当地文旅资源、打响旅游知名度的职责。创新工作方式,借力时下受众广泛、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短视频推介旅游资源,尽管在呈现的创意、表现的形式等方面可能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但仍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近年来,主动拥抱互联网、善于创新的基层干部不在少数。除了“网红局长”外,还有一些在镜头前“带货”的市长、县长、镇长、村长们,帮助农民把土特产卖到了大山之外。这对于“注意力经济时代”,一些不处于主流舆论场之中、相对缺乏曝光度和知名度的地区来说,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先打响名气,吸引流量,再以此为契机,把网上的流量转化为拉动发展的人气。正如一位文旅局局长所言,“宣传是为了引流,引流是为了推动投资,投资是为了丰富业态,丰富业态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还是要靠产品与服务的“硬实力”。拿旅游来说,文旅局局长们的代言,只是解决了“如何被看见”的问题,但能不能把流量留住,让游客来得了、玩得好,则是更考验内功的地方。如果产品名不副实,管理服务跟不上,搞“一锤子买卖”,只有广告没有“疗效”,反过来会加速一个地方品牌形象的消耗。去年以来,有的景区、酒店哄抬价格、辱骂游客等在网上引发舆情,这样的教训殷鉴不远。
当前,国内旅游业正迎来强劲复苏,人们的出游热情空前高涨。越是在旅游业复苏的关键时刻,就越要重视行业生态的建设。对于更多想借力网络“出圈”的地区来说,不管是发展旅游还是推介农特产品,既需要在宣传上开拓思路,推陈出新,更要在产品上精心打磨,在服务上与时俱进。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满足需求又创造需求,才能把海量注意力转化为产业发展推动力。
- 01-11全球最受赞誉公司揭晓:苹果连续九年第一
- 12-09罗伯特·莫里斯:让黑客真正变黑
- 12-09谁闯入了中国网络?揭秘美国绝密黑客小组TA
- 12-09警示:iOS6 惊现“闪退”BUG
- 08-29市场持续扩大,7月网约车订单信息破10亿单
- 08-29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应用场景扩容,人形机
- 08-29欢聚集团高层人事变动 李学凌卸任董事长及C
- 08-26英伟达发布全新AI模型,参数规模达80亿
- 08-26紫光同芯发布高端旗舰级R52+内核车规MCU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