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位列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前五强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张蕾) 本周上线的《自然》增刊“2022年自然指数-生物医学科学”,根据自然指数主要指标之一的文章份额,显示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生物医学研究上的产出变化,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前五强。
根据自然指数,生物医学的科研产出继续增长,但一些国家在大流行的第一年与第二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在生物医学方面领先的国家中,中国、英国、荷兰和以色列自2019年以来的文章份额一直持续增长。
按照文章份额,2021年生物医学领域的机构五强分别是哈佛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德国马普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位居前50的还有7家中国研究机构,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第24位)、浙江大学(第30位)、上海交通大学(第33位)、中山大学(第45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46位)、复旦大学(第49位)和清华大学(第50位)。尽管生物医学在中国整体的自然指数产出中占比较小,但中国在该领域文章份额上升最快的机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位居2020年至2021年生物医学研究增长最快的5家机构之列。
在科研合作方面,哈佛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在其国内和全球都展现出一定的影响力。2015-2021年,两组最领先的国内生物医学合作关系分别是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而哈佛大学和苏黎世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之间的伙伴关系,则是两组最领先的国际生物医学合作。
“显而易见,新冠大流行等全球健康挑战必然会推动生物医学科学的加速进步。科研界希望能继续利用这些进展,应对世界进一步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如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人口老龄化、可能出现的新的大流行病等。”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Simon Baker)表示。
- 01-21Shein拟融资至多30亿美元 估值已缩水36%
- 01-21菜鸟CEO万霖:将持续投入提升员工福利保障
- 01-21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正式亮相
- 01-21TCL中环:控股子公司拟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鑫芯半导体
- 01-21快手宿华减持套现近38亿港元 将用于慈善公益捐赠等领域
- 01-21奈飞CEO宣布将离任 只保留董事长职位
- 01-09我国首个亿级负荷全息数字电网建成
- 01-09“软”技术革新“硬”制造
- 01-11全球最受赞誉公司揭晓:苹果连续九年第一
- 12-09罗伯特·莫里斯:让黑客真正变黑
- 12-09谁闯入了中国网络?揭秘美国绝密黑客小组TA
- 12-09警示:iOS6 惊现“闪退”BUG
- 01-21Shein拟融资至多30亿美元 估值已缩水36%
- 01-21菜鸟CEO万霖:将持续投入提升员工福利保障
- 01-21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正式亮相
- 01-21TCL中环:控股子公司拟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鑫
- 01-21快手宿华减持套现近38亿港元 将用于慈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