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手机应用“太懂我”
治理问题手机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策发力,还要有企业协力。毕竟,违规算计的“太懂我”只能获取一时之利,用诚意和实力吸引用户才是长久之计
前不久有朋友“吐槽”说:在手机的搜索引擎中查看了关于英语考试的内容后,购物应用的首页就被这类商品占领了。“这也‘太懂我’了吧?好像一下子变成了透明人。”再问问身边的其他人,也有类似的困扰。比如,一款功能简单的照相类手机应用,却要求访问手机通讯录,否则就无法使用相关服务。
大数据时代,“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已成常态,对用户而言,手机应用越来越“懂我”,用起来的确很方便。不过,随之而来的过度索权、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也令人不堪其扰。倘若不加以及时遏制,将大大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甚至对用户造成伤害。
近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规定了39种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其中短视频类、新闻资讯类等13类,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消息一出,引发许多网友拍手叫好。
近年来,多部门共同出击展开治理,对用户规模大、问题突出的多款手机应用,采取了公开曝光、约谈、下架等处罚措施。重拳之下,典型问题已得到一定改善。鉴于手机应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难免出现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野火烧不尽”的情况,这就需要织起一张规范各类手机应用收集个人信息的安全网。
此次新规,通过对手机应用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开出必要个人信息的“正面清单”,相当于给绝大多数手机应用收集个人信息上了一道“紧箍”。可以说,新规从源头上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底线,划出了红线,让应用的运营商不跑偏,也为相关部门的后续监管设定了一个“路标”。
应该看到,治理问题手机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策发力,还要有企业协力,才能握指成拳。作为手机应用运营商,与其煞费苦心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不如多在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和内容管理上下功夫。毕竟,违规算计的“太懂我”只能获取一时之利,用诚意和实力吸引用户才是长久之计。
- 05-25我科学家实现高选择性制造乙烷和氢气
- 05-25高鑫零售发布2022财年业绩 线上单店日均单量增长12.8%
- 05-25快递业复苏步伐加快
- 05-23解码量子加密通话:有效防止偷听是如何实现的?
- 05-23一批带有高管签名的苹果公司文物被拍卖
- 05-23“零碳新型电力系统”可成为建筑领域低碳转型核心
- 05-17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 Edge将接棒
- 05-17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成长期
- 01-11全球最受赞誉公司揭晓:苹果连续九年第一
- 12-09罗伯特·莫里斯:让黑客真正变黑
- 12-09谁闯入了中国网络?揭秘美国绝密黑客小组TA
- 12-09警示:iOS6 惊现“闪退”BUG
- 05-25我科学家实现高选择性制造乙烷和氢气
- 05-25高鑫零售发布2022财年业绩 线上单店日均单量
- 05-25快递业复苏步伐加快
- 05-23解码量子加密通话:有效防止偷听是如何实现
- 05-23一批带有高管签名的苹果公司文物被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