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短视频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今天,你‘短视频’了吗?”随手刷一刷手机,看一看更新的短视频,已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这些“原住民”来说,短视频这一碎片化信息的新载体,已经深深浸润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低头族”越来越多,且逐渐低龄化。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而《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短视频忠实用户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接近七成,在校学生群体占将近四成。
一方面,短视频内容丰富多彩,却符合注意力法则,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能使用户获取新信息,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青少年不仅是观众,还是短视频内容的生产者,其自我表达和即时社交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同时应注意到的是,一些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对是非分辨能力相对较弱的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示范和影响。此外,不少短视频平台能自动切换内容,且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内容,部分时间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会沉迷其中,在不经意间浪费大量时间。共青团中央2018年5月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
今年年初,国家网信办指导并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于6月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对选择“青少年模式”的用户,平台将限制其使用时段、在线时长、观看内容及服务功能等。
但是,以技术手段为核心的防沉迷系统仍有漏洞。“青少年模式”的启动多需自主选择。另外,一些小的短视频平台未被纳入系统的覆盖范围之内,一些有劣质内容的短视频成为监管死角的“漏网之鱼”。
其实,短视频并非洪水猛兽。平台、家长、学校及监管部门要打好配合战,让短视频成为青少年快速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健康休闲娱乐的良师益友。首先,平台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同时加强人工内容审核,为青少年屏蔽不良内容,推送优质作品。其次,家庭和学校要培养青少年的时间管理观念,帮助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短视频内容的能力。尤其是部分沉迷于短视频的家长,更要改变自身习惯,以身作则,树立正面榜样。最后,监管部门要规范短视频行业发展,遏制其野蛮生长。对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短视频平台应坚决整治,为行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大环境。
- 04-08岚图汽车: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05%
- 04-08小米汽车回应大家关心的问题:事故车起火并非网传的“自燃”
- 03-29阿里妈妈广告自研AI模型LMA升级至万亿级参数
- 03-29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构建放心消费环境
- 03-29京东金融:数字人已累积服务超过500万用户
- 03-29京东外卖上线40天日订单破百万,入驻餐厅已超45万
- 03-212024Q4美国PC出货量揭晓,苹果成最大黑马
- 03-21国家超算互联网日访问量破300万
- 01-11全球最受赞誉公司揭晓:苹果连续九年第一
- 12-09罗伯特·莫里斯:让黑客真正变黑
- 12-09谁闯入了中国网络?揭秘美国绝密黑客小组TA
- 12-09警示:iOS6 惊现“闪退”BUG
- 04-08岚图汽车: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05%
- 04-08小米汽车回应大家关心的问题:事故车起火并
- 03-29黑客组织攻击纽约大学官网,泄露 300万学生
- 03-29阿里妈妈广告自研AI模型LMA升级至万亿级参数
- 03-29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构建放心消费环境